中国信通院ICT+深度观察报告会聚焦先进计算、6G愿景等主题******
光明网讯(记者 李政葳)1月6日,2023中国信通院ICT+深度观察报告会主论坛深度剖析了ICT创新融合态势,聚焦人工智能、碳达峰碳中和、先进计算、数字安全、5G+工业互联网、6G愿景、可信数据空间等主题开展专题报告,并发布“ICT深度观察十大趋势”。
报告会全新推出中国信通院九大研究领域,九大领域主席团携手为产业各界带来研究领域深度观察报告,共享智库成果。会上还正式启动了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共建行动和“新绿杯”信息通信行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大赛。
此外,本次报告会首次设立华东分会场和大湾区分会场,呈现中国信通院在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ICT领域未来图景;举办以行业数字化转型、数据要素、算网融合发展、数字产业创新、双碳为主题的11场平行分论坛。
期间,首次策划推出数创未来成果发布会,同步推出《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》《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白皮书》《数字化绿色协同发展白皮书》《电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白皮书》《车联网白皮书》《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》等白皮书和产业报告,向行业领域和研究领域集中展示中国信通院的科研成果。
中国科学家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******
中新社合肥1月12日电 (记者 吴兰)中国科学家在新型碳基晶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——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,并实现了其克量级制备。1月12日,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。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富勒烯碳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,在常压条件下构建了碳60聚合物晶体以及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。
朱彦武介绍:“这里的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,微观上具有多孔特征但完整保留了晶体的宏观周期性,是一类新的人工碳晶体,未来可能在能量存储、离子筛分、负载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。电荷注入技术为构建这类碳基晶体材料提供了一种拼‘乐高’式的制备技术,有望成为在原子级精度上调控晶体结构的新手段。”
碳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,碳原子之间通过不同排列方式,能够形成多种结构,比如石墨、金刚石和无定型碳,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。近年来,富勒烯、纳米碳管、石墨烯和石墨炔等新型碳材料的发现和发展,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研究热潮。
“如果我们可以在一个晶体结构中引入纳米单元,例如用富勒烯、石墨烯等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代替普通晶体中的原子,像搭积木一样‘搭建’出新型碳材料,可能会发掘更多新奇性质,发挥更大应用潜力。”朱彦武说。
此前,对于制备这类新型碳材料,研究人员要么是利用高温高压等极限条件,要么是采用紫外光、电子束辐照等微观处理技术,但其产率较低、产物不纯,阻碍了人们对该类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进行更深入探索。
朱彦武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新型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,早在2011年,就找到了一种化学“活化”的方式“激活”石墨烯。此后,团队进一步探索了“活化”方法的普适性。
在此次研究中,朱彦武团队创造性地使用氮化锂对富勒烯碳60分子晶体进行电荷注入,并在温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,最终得到大量的碳60聚合物晶体以及长程有序多孔碳晶体。
朱彦武表示:“接下来,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长程有序多孔碳基晶体的性质,期望通过精细调节实验参数进一步调控晶体的原子级结构特征,探索更多的性质和应用。”(完)